向往小说网 > 青春校园 > 郑山辞虞澜意

80-9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.xw0.cc提供的《郑山辞虞澜意》80-90(第20/22页)

退下。

    他看县衙里的蝗虫少了不少,他今天得知粮店的价格也是吃了一惊,要知道这些商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,现今还卖这个价已经算良心了。要是换了别的县令,这几家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了。

    晚上郑山辞请四个家主吃饭,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吃饭,郑山辞说道,“这个蝗灾的事,你们也是晓得的。我听说你们的粮店涨价了,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,只要这个涨价是合理的,县衙也不管这事。另外找你们来一说是限粮的事。闹了蝗灾,这粮食的事就成老大难的事了,有很多人囤积粮食,把粮食买完了,这以后买什么。新奉县的粮食是要撑到朝廷的赈灾来,这日子还长。”

    徐家主会意,“郑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限制每个人买粮食的数量?”

    “徐家主果真聪慧,一点就通。我也不能让县衙白占你们的便宜,以后新奉县香水厂的生意承给你们一共五分之一,至于这五分之一你们四家怎么分,我总不能越俎代庖。”

    损失了他们的利益,郑山辞还是要给他们一颗甜枣。

    四个家主忙不迭答应下来。他们是知道香水厂赚钱的,一直眼馋着,没想到还能分到一杯羹,当下心中满意。

    几个人都满意了,吃完宴席各自就回去了。

    徐家主心中更是满意,他这次带头涨了一些价,其余几家都跟着,又得了郑大人的赏识,徐家这地位就能更稳了。真不希望郑大人到期后离开新奉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虞澜意躺在床上看话本,郑山辞掀开被褥上床,伸出脑袋去看。只看见什么哥儿跟公子的,便没再去看了,抽了一本《论语》来看。

    “今天怎么样?”虞澜意问道。

    “去乡里看了,目前百姓的状态还好,然后晚上就跟几个家主吃饭说了粮价的事。”郑山辞下值就派人回来跟家里人说了,晚上不回来用膳。

    虞澜意哦了一声继续看自己的话本。

    “县里的粮食够吃么?”

    “目前是够的,今后还不知道。”郑山辞还有些惊讶,笑着问道,“你今天怎么也问起这事了?”

    虞澜意绷着脸,“我关心关心你。”

    郑山辞点头,没去多问,“别看太晚,容易伤眼睛。”

    虞澜意的心思根本就没在话本上,一听郑山辞这么说就把话本放好吹了蜡烛,钻进郑山辞的怀里。

    快要到秋天了,天气已经有些凉意。郑山辞的胸膛还是暖和的,他对着郑山辞的胸膛吹了一口气,亲亲热热的挨着他。

    郑山辞给他捻了捻被子,让他别受了风寒。

    “睡吧。”

    虞澜意:“郑山辞,你到京城了想做什么官”

    在黑暗中虞澜意感受到郑山辞从胸膛带出来震动的笑声,“都还没去京城,我也不知道。要看吏部给我派什么差事。”

    “睡吧。”郑山辞有些犯困,他轻声说道,顺便吻了吻虞澜意的额头,“好梦。”

    虞澜意脸红。

    新奉县的百姓打了一天的虫回到家吃饭就睡了,这打虫也是个体力活,还要打几天的虫,这事跟他们生计相关,有的种子可以在秋天种下,还能拢几个钱。这蝗虫一天不安生,他们田地就没法种,这蝗虫连种子都要啃了。

    他们打算先把辣椒这些拿去县衙卖了,再买些粮食囤一囤,怕今后粮食越来越贵,这蝗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头。

    第90章 拜佛

    鹿乡村的邓大郎和邓二郎一大早就来到县衙的小门,他们看了一眼大抵都是跟他一样带着辣椒、大豆、芝麻来卖的。

    郭才正在统计他们拿出来的数量跟成色,然后给他们估价,基本上是没出差错。到邓家两兄弟那,邓大郎还有些紧张,这次他第一次来县衙卖东西。

    郭才看都没有看他们,只让人把他背篓里的东西翻出来,报了斤数写下,“拢共二两五钱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背了两个背篓就卖了二两五钱银子,这钱太好赚了。两兄弟离开县衙小门,神色还是恍惚的。听兰龙村的村民说去年种药材才是赚了大钱。两个人背的背篓都是大的,而且为了少来一趟县衙,还把背篓里的东西压严实了,这个价格很合理。

    邓二郎用余光看称重的文吏,他看见文吏没有作假。

    他们去买了东西最后才到米粮店里,心里很忐忑,有点担心粮食太贵了。出了蝗灾,商人们都会大肆涨价,这毫无例外。

    轮到他们排队时,他们排的是徐家的店铺,伙计让他们先填下了户籍跟住址,他们有些懵,之前的人都是这样填的,他们也说了,伙计还问他们家里几口人,不能说假话,县衙会随机找人家去访问。

    这来买个粮食怎么跟审犯人一样,这还做生意么。

    邓大郎还是把家里的情况说了,粮店的人说,“陈米十九文,新米三十八文。你们今天可以买十斤米。”

    “十斤陈米。”

    原来陈米是九文,涨了十文,这涨得还不算太多,只是他们只能买十斤。两兄弟背着背篓离开粮店,他们听见几个书生对着县衙的告示栏在看什么。两兄弟都是不认字的人,也看不懂这上面写了什么。

    “郑大人这办法好啊,让每户人家购买粮食限量了,这粮价就不会被恶意抬高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说服城中的大户配合县衙,这大概又是县衙舍了什么东西,毕竟以前这事从来没发生过,商人重利,没有利益的事不会做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说隔壁岚县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一百文一斤了,听说还在涨,有的地方每天粮食的价格都不一样。”一个书生消息灵通,叹息的说。

    “一百文一斤粮食,这都是肉的几倍价格了,老百姓还吃得起么?”

    “这真是……”一个书生愤愤不平。

    “慎言!”一个书生觉察到自己的同窗要说出大逆不道的话立马打断他。

    “能让郑大人这般为百姓着想的官毕竟是少数。”一个书生隐晦的说,恭敬的拱手对着县衙。

    邓大郎他们听了一耳朵,坐牛车回到家里,邓二郎闷头闷脑的问,“大哥,现在想来怕是江县也有蝗灾,这事到哪儿都避免不了。”

    邓大郎抱着背篓,他们坐牛车不能占座,把背篓抱在怀里免得多占位置。邓大郎看见背篓里的粮食,抱紧背篓,眼眶一热,“是啊。”

    牛车到了村里,两兄弟闷头赶路回到家里把背篓放下就拿木板去田地。

    邓老爹看见两兄弟回来了,忙招老大过来问话。

    “你们兄弟俩在县衙卖了多少钱?”

    邓大郎老实的说,“二两五钱。”

    邓老爹吃一惊,没想到卖这么多银子,他面上一喜,想到临走前还嘱咐兄弟两个人去买粮食,问道,“买粮食花了多少钱?”

    邓大郎把自己的经历完完整整的告诉邓老爹。

    邓老爹久久没有说话,用袖子擦了擦眼,邓大郎用余光去瞅老爹的眼睛,看有没有红,哦红了。

    “郑大人是个好官。”

    底下的百姓没读过书,他们不认识几个大字,只知道埋头种地,老老实实的给朝廷交税,但他们知道谁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人。

    邓老爹摆手让邓大郎去打蝗虫,自己也继续拿板子打蝗虫。

    一家人在田地里打蝗虫,打完后晌午回到家里吃饭时,邓老爹说了两兄弟赚了多少钱,买粮食又花了多少,全家人都很高兴。

    “这新奉县我们是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向往小说网 xw0.cc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向往小说网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向往小说网|书本只会陈旧,不会老去